连城大照壁
牌坊:
在封建社会是用以宣扬封建礼教,表彰功德的建筑,有贞节牌坊、功德牌坊等,衙门牌坊是为纪念四世土司鲁鉴的战功而建,原建于成化二年(公元1466年),中有成化十一年(公元1475年)所书绿底金字“世笃忠贞”匾额,顺治年间重修,后改为“世笃忠诚”。牌坊宽14.5米,三楹四柱,每楹有庑殿顶,彩绘斗拱,坚柱八字形木横横串,并有夹柱石。左右配以三小间四平顶结构的小牌坊,甚为精巧。
牌 坊
六 扇 门
仪门:
又叫凤鸣门,悬山顶,原有白底黑字:“提督军门”匾额,原建于明万历年间,系为纪念八世土司鲁光祖曾任南京大教场总理提督而建,嘉庆时重建。此门不常开,《明会典》中说:“凡新官到任之日,至仪门前下马”。迎接上级官吏时,土司迎至仪门外;大堂有重大政务活动或审理重大案件时,也要大开仪门。仪门两旁有小门,日:“生门、绝门”。据说一般百姓出入生门,被土司判死刑的出绝门。院落两侧配有厢房各五间,分别是问事断案和军备储存之所。仪门之后有千头柏四株。
大堂:
大清嘉庆二十三年重建悬山顶。大堂极为高大壮观,不仅占据了最主要的建筑空间,而且在布局和建筑上调动种种手段来烘托它的庄严肃穆气氛,集中体现了土司在该地区的中心地位和至高无上的封建权威。大堂内原有木制台樨,上摆案桌、刑签、堂鼓、悬磬等,是鲁土司办理发布政令、举行重大典礼公开审理大案之所。大堂前有厢房各五间,分别是文案和案卷之所,形成严谨的院落。
燕喜堂:
经大堂,进如意门,为燕喜堂,五楹悬山顶建于嘉庆年间。
这里我们看到的牌坊为庑殿顶,其他均为悬山顶。在中国古建筑中屋顶形式颇为丰富。这不但使这种建筑倍添丰姿神韵,而且体现了它的森严等级。第一等级为重檐庑殿顶,是等级最高的,用于皇宫、庙宇的主殿,如北京故宫太和殿、乾清宫等。第二等级:重檐歇山顶。第三等级:单檐庑殿顶。第四等级为单檐歇山顶。第五等级为悬山顶。第六等级为硬山顶。第七等级为四角攒尖顶。第八等级为顶。第九等级卷棚顶。我们衙门的牌坊,祖先堂前庑殿顶的朝阳门是第三等级相当于一品官的地位。
如 意 门
燕 喜 堂
祖先堂
祖先堂是因为明洪武十一年(公元1378年)赐脱欢妻马氏“建楼七楹”之原址和堂内贡奉历代土司画像而得名的。堂为歇山顶,为第四等级建筑。挂有清末本邑贡生将毓麟在民国5年为鲁焘夫人所题“谯周荚风”的匾,东西两侧各有楼二楹,东楼为书房,西楼为放祭器之所。
在这些建筑屋脊两端的装饰物叫吻兽,吻兽在屋脊既有驱邪压胜之力,又有行云布雨之能,在屋顶还常排有一队禽兽,呈前趋之势,俗称走兽,它们依次是龙、凤、狮子、天马、海马等。在这些走兽的前面,往往有一个骑善似凤非凤、似鸡非鸡的领队,称作“仙人”。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,屋脊装饰的规格和数量有着严格的规定。吻兽最初是作为迷信之物而出现的,但它并非没有实用价值,正吻是正脊与重脊相结合的关节,有起承转合的作用,走兽下面皆有根长钉子,有固定脊瓦,防止下滑的作用,我国古代许多建筑屡经地震而巍然不动,不能不说有吻兽的一份功劳。
官园在衙门中轴线东北角,面积原15273平方米,被一些单位占去一部分,现有面积11344平方米,官园内现存遗物遗迹有:
1)建筑:绿照亭、八卦亭各一,均为乾隆年问所建。
2)树木:土司花园昔日古树、奇花、异草种类很多,还养有珍奇禽鸟。目前园内尚存一株酸果树和三株核桃树,均系明代万历年间所植,核桃树三棵大小基本相仿,最大的高约15米,冠大25米,直径1.6米,长势旺盛,绿荫葱蓊。另有暴马丁香共六株,柏树果树多株,年代不久;
3)有从鲁土司墓地搬运来的石马、石羊、石人等石像生八尊,山字石一块、流星石一块。
妙因寺原名大通寺,光绪年问改名妙因寺。妙因寺建筑高低参差,左右辉映,错落有致,带有藏族色彩的建筑群。妙因寺各种雕刻非常细致,壁画构图生动自然,院有两棵暴马丁香树,极为珍贵。现建筑物和壁画基本完好,塑像破坏。
主体建筑有:德尔经堂,(即持金刚殿,又称大琉璃瓦寺),为寺主殿。明城化七年建。大经堂,为清代建筑。塔儿殿、古隆宫殿、金刚殿、鹰王殿、妙因寺
万岁殿:重檐歇山顶,面积180平方米,殿内塑有释迦牟尼、阿难、伽叶、文殊、普贤,八大菩萨及倒坐观音,修建于大明宣德二年,著名考古学家,北京大学教授宿白考察后认为:“这是河西走廊地区最有特点的古建筑。”1984年班掸大师莅临妙因寺他说这是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。
评论